T-RAY透氣防曬外套開發

 



《現在的太陽真的毒辣》

一個平常的台灣夏天。
午後兩點,我騎著車去洽公。

穿著防曬外套,的確——陽光沒那麼刺,曬痛的感覺不見了。
但才沒騎幾分鐘,人整個就像在烤箱裡。

手臂、背後開始微微出汗,然後整個人悶熱起來,根本感受不到什麼「涼感」。
那一刻,我腦中自動浮現出以前在織品材料課學到的那句基本常識:

「化纖防曬外套本來就是這樣——遮陽、阻斷紫外線非常有效,但透氣,就是它的唯一弱點。」

這也是多數人心裡最真實的矛盾:
不穿怕曬,穿了又悶得不舒服。
有時候真的會想乾脆不穿,但現實是——你還是得穿。

我自己早在 2014 年就試著開發過幾款輕量防曬外套。
真的親自帶著幾件樣衣,在不同地點、不同天氣下實測,
走路、騎車、爬樓梯都試過。

結果怎樣?
……最後整批包起來,放回倉庫。
結論只有一句話:太.悶.了。

但幾年後,我看到一些網路品牌卻賣得嚇嚇叫,
因為他們真的太會形容了,廣告說得讓人心癢癢:

涼感、降溫、冰鎮、體感動輒 -5 度、-10 度,還有說什麼「零下感覺」……

講得我都想再多穿一件羽絨外套來禦寒了。

有時候我也會想:

「難道我們是時代的眼淚?被後浪遠遠推在沙灘上了?」


🙄 如果照某些廣告講的——那應該直接拿諾貝爾獎了吧

講到這,有時候真的會噴飯。

現在太多品牌在講什麼「涼感科技」、「降溫五度」、「穿了不用開冷氣」……

有沒有涼感科技?當然有。
但以目前的效能來說,還沒有辦法達到廣告裡講的那種神奇效果。
如果真的有,也早該去申請諾貝爾氣候獎了,不會只是出現在臉書廣告裡。


🌬️「那要怎麼改善透氣,讓它真的比較不悶?」

T-TEK 的防曬系列,就是這樣開始的。

市面上很多防曬衣為了遮光,布料編織得太密、太緊,
結果陽光擋住了,空氣也擋死了。你會覺得悶,
不是因為你體質特別怕熱,而是因為熱氣根本沒地方走。

我們決定用兩種方式處理這個問題:

第一種:T-LAZE 系列

使用微多孔結構的布料,讓熱氣能隨時從布面釋放出來、減少濕悶感。
搭配輕量化材質與布面自然皺摺設計,不會緊貼皮膚,降低悶黏的機會。
不靠 gimmick,只靠布料本身的透氣邏輯。

第二種:T-AIR 系列

這款是從我們過去開發的「進氣對流雨衣」中取得靈感,
特別設計了胸前延伸到腋下的立體進氣活片
真正從使用者活動中引導空氣進入,再透過背部的大型開口將熱氣排出。
這是一套動態導流設計,讓它在移動中產生排熱效能,不再只是依賴布料本身。


🧠 減低悶熱、降低溫度,一直是我們的設計重點

雖然材料科技不斷進步,但目前市面上號稱「防曬涼感」的布料,
仍無法在真正炎熱的氣候中產生實際的涼感或冰感效果。

就像「防水透氣薄膜」雖然具備透濕能力,
但在高濕熱的環境中,也很難(說穿了是根本不可能)做到完全乾爽、不悶熱。

我們清楚這些技術的極限,
所以選擇換一個方向思考:

在不影響防曬或防水功能的前提下,從物理原理出發,重設布料與結構設計,
讓整體穿著體感更透氣、更持久舒適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(新發表)TXR3-PRO進氣降溫型耐磨型機能外套-角紋黑 銷售價︰ NT$2,500元

防水透氣外套推薦/機能外套製作工廠

(新發表)TXR3-PRO進氣降溫型耐磨型機能外套-半甲青 銷售價︰ NT$2,500元